生活好了,反而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就比如让人闻之色变的脑血栓、脑出血、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动脉硬化通常是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基础,预防动脉硬化就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那么哪些因素能引起动脉硬化呢?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常见的三高均能引起动脉硬化。现实中,很多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高血脂患者控制血脂,其实都是为了预防动脉硬化,这样才能距离心脑血管疾病远一些。
那么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呢?
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糖尿病可以导致动脉硬化,主要的身体过高的糖会破坏动脉的内膜,造成内膜的增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此外,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还可以引起代谢紊乱,导致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尤其对小动脉影响较大,容易引起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糖尿病人群极大,2015—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进行的有关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所以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意义重大。
高血压
高血压长期存在会引起动脉内皮损伤以及内皮炎症反应,继而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发生,导致冠心病或者脑梗塞。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还互为因果,高血压可以促进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又可以加重高血压。
高血压的人群也极为庞大,所以控制血压,是防止动脉硬化的有效手段。
高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其他的脂质等成分一起均能刺激血管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血管壁增厚,还有血脂异常后,多余的血脂会沉积到血管壁里面,加重动脉硬化。
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三个独立疾病因素,每种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硬化。可怕的是,这三种疾病通常如影随形,相互伴发,有人有三高,有人有两高,这就大大增加了动脉硬化的风险,也就增加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这些致病因素可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阻止动脉硬化也就是降低了心脑血管的发病机率。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三类疾病不仅与遗传有关,还与营养过度,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很大关系。所以预防动脉硬化需要重视生活习惯的改善,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必要时,需要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同时还要针对已经千疮百孔的血管进行保护,延缓破坏。如服用有抗氧化作用的普罗布考片,不仅能调血脂,还能控制动脉硬化,对动脉硬化后已形成的斑块有稳定作用,这就降低了斑块脱落的风险,进而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yhjcy.cn/cj/13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网站客服人员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